看完5月数据地产人又要抓狂了

  从数据上看,今年1-5月新建商品房同比下滑2.9%,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同比下降2.6%,住宅销售额同比下降2.8%,下降幅度与1-4月相比稍有扩大。

  可以说,当下的楼市已经进入了一个瓶颈期,自今年开春以后,累计跌幅已经持续在2-3%中徘徊,仍未回正。

  至少从明面看,整个市场还是比较平稳,并没有像往常出现过激的“跳水”行为,如预期所料,整个市场仍在做结构上的调整,处于弱修复的态势。

  据明源数字营销院统计,5月全国项均来访认购环比上涨20%左右,认购同比上涨4%,整体与今年3月销量持平,相较去年也有较优的表现。

  与此同时,受供应结构及4月低基数影响,约5成以上的城市价格环比有上涨,涨幅集中在5-10%。

  比如5月出口金额同比上涨近137亿美元,且在新出口的PMI指数上,相较四月上涨2.8%,有明显反弹。但值得注意的是,实际新出口PMI指数仍低于50%,处于收缩区间,外部的经济仍未达到完全复苏态势。

  最直接的反映在楼市上就是会让国内资现金流承压,很多资本会把手里的资产抛售,以增加手上的现金流,导致二手房挂牌量上升,价格折扣明显,实现以价换量。

  根据调研数据显示,5月除了北上广深一线城市,其余能级城市的二手房议价空间同比仍在不断扩大,同比增长8-25%不等;而在二手房的挂牌量上,同比增幅达到7-10%。

  比如根据5月消费者信心指数及招工前瞻指数显示,的确有了小幅回暖,但相较于2023年,仍处于低位震荡。

  但是,五月CPI同比下滑0.1%,实际利率却为3.6%(实际利率 =5年期LPR - 通货膨胀率(CPI)),仍处于较高水平。

  实际利率偏高,一方面会让社融成本偏高,企业的投资积极性受到压制,另一方面也会掣肘消费买房的积极性。

  可以发现,当下的楼市已不是简单的从市场量价进行预判,更需要掌握宏观的经济动态,隐患仍未解除,至少宏观经济层面仍存在较多不确定性,接下来的楼市仍不敢松懈。

  所幸的是,宏观调控的“有形之手“持续在维护市场的稳态,接下来的6-7月,随着各个城市一揽子政策的出台及中央局会议召开,势必也会让经济有了新的走向。

  今年“好房子”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,“好房子”建设也成为各地部署地产工作、提升住房品质的重要发力点。而5月1日,“好房子”新规宣告正式落地实施。那实际市场的反响如何?

  五月销量上涨,好房子的入市功不可没,对于五月市场热度起到了很好的“托举”效果,尤以高量级城市率先发声。

  根据克而瑞监控的数据,5月全国25个重点城市的开盘去化率为40%,同比上涨12%。其中成都、长沙、重庆等城市开盘去化达到了70%以上,主要是新规项目及改善项目的供应加大。

  以成都为例,5月7个项目8次开盘,均为新规项目,其中在城市二环内的新规项目达到了开盘千人摇号,直接售罄,剩余3个加推项目虽属城市价格洼地,但是也能实现当月持销售罄。

  长沙也不例外,据不完全统计,五月入市的项目中,有超20个项目为新规产品,均为“0公摊”、“负公摊”户型。凭借产品优势,他们去化率均达到90%以上。

  此次成都、长沙新规项目中,大部分为改善高端的产品,主要集中在120-160㎡,在五月该面积段的的产品成交中,遥遥领先,达到了1500套以上!

  好房子入市,一时间也成为了市场的热点话题,除了在线下产品加大供应,做好营销推广,线上的内容输出也逐步白热化。

  在明源统计的五月短视频播放量,TOP20热门视频主要来自于国央企及部分头部民企,像联发、龙湖、绿城、保利等,均有百万级播放量,大部分围绕当下“好房子”的四代宅,新规产品解读。

  从某一层面,线上拓客已经成为头部房企和普通房企营销手段的一道分水岭,这也即将成为他们拓客的重要流量密码。

  比如,五月头部房企直播天数均值为20天,较普通房企多了5天;头部房企人均观看市场为80s,普通房企为71s。在线上拓客手段,头部房企无论是质或量上都比普通房企要占优。

  毋庸置疑,市场好房子的供应将不断加大,势必会在市场刮出一个浪潮,而新规产品也势必推动产品实用价值不断放大,市场的品质时代也宣告终于来临。

  而一二线城市的去库存效果更是明显,据克而瑞数据统计,从去年10月开始,高量级城市的去库存不断加码,目前库存水平接近19年水平,去化周期达到了15-16个月,虽说仍处高位,但已经是近一年新低。

  据明源数据营销院统计,受五一及端午节点影响,五月各能级城市折扣放大,折扣放大了1-2%,尤其四五线城市,折扣优惠已经增加6个点左右。

  相较于高量级城市的价格韧性,低能级城市“以价换量”仍是主要营销手段,尤其在重大节点,这种效果将会持续放大。

  典型如西安,部分外围区域项目通过提升佣金点数等方式促进渠道带客,配合价格优势,带动成交,5月认购达到百套以上;郑州5月销量红盘基本上都是特价+佣金的刚需刚改盘,在高利益的刺激下整体销量持续冲高。

  相较高量级城市,三四线的项均转化率明显要更高的,主要由于这些小城市本身客户容量低,来访量少,但更依赖于老带新,自来访等精准拓客,因此更需要拓展好本地的熟人圈层。

  除了高品质的产品发生外,线上做更大更好的声量已经成为重要的营销手段,依赖熟人环境,扩大下沉市场的认知,让自身的品牌影响力得到更好的触达。

  经历短暂的低迷,五月的市场总算有了修复,不过市场危机仍未解除,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仍是掣肘市场回暖的核心因子。

  当下,“东风”未至,面对错综复杂的市场环境,楼市需要做的还是不忘初心,做好产品品质,强化耐心营销能力,方可在长周期的市场博弈中得以生存。